尖子透視︱中一英文肥佬受朋輩激勵考上港大牙醫 尖子哥哥將獎學金全給妹妹補習

升學教育

發布時間: 2024/06/03 22:05

最後更新: 2024/06/04 10:54

分享:

分享:

Marco連續兩年獲得領展獎學金。

大學生最常聽到「大學五件事」,即是「讀書」、「拍拖」、「住Hall」、「上莊」及「做兼職」,有人形容這五件事非做不可,到畢業時才會覺得無悔,但這真的是最佳方程式嗎?已連續兩年獲得領展大學生獎學金的李朗霆(Marco)正正對此有不同看法。Marco用他的人生經歷及立志故事告訴我們,勇於邁開第一步,踏出舒適圈,選擇走自己喜歡的路,發揮個人最大潛能,才是大學生涯中最具成功感、滿足感的事情。

家中首位大學生 受朋輩激勵 疫情時發奮讀書

Marco現時在香港大學修讀牙科。提到牙科,相信不少人會認為修讀該科的學生自小品學兼優。作為初代大學生的Marco又是否從小背負着父母的厚望,一直考取好成績呢?

「父母對我抱持開放的態度,但求我開心成長,而我的成績也並非一直名列前茅,」Marco娓娓道來他的故事。

還記得讀中一的時候,英文默書因為不及格而要補默三次,最後一次更只剩下我和老師呢!

Marco中學時用功讀書,除了受身邊同學、師兄的勤奮精神感染外,亦全因希望自己未來能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 激勵Marco用功讀書的苗頭在他中學三年級時冒起,

中三時我加入了英文辯論隊,隊伍內高中的師兄、師姐都是全級第一,當時十分崇拜他們。

直至中四的時候,新冠疫情爆發,成為了Marco真正發奮讀書的轉捩點,「當時眼見同學的父母因為疫情而停工,甚至失去工作。雖然我的父母沒有受疫情影響生計,但考慮到將來,我也希望出一分力,為家中減輕負擔,讓家庭的經濟來源更穩定,於是努力讀書,希望將來擁有更多選擇。」Marco說。

興趣前途兩兼顧 為家人選修牙科

Marco喜歡做手工、砌模型,加上希望未來前途更穩定,讓現正讀中五的妹妹無後顧之憂,他選擇修讀牙科。 

文憑試放榜前的Marco仍猶豫應修讀醫療相關的學系或電腦科學,卻因為一個人,令他的人生軌跡有所轉變,

一方面我喜歡做手工、砌模型;但更重要的是,我想成為妹妹的榜樣。倘若我選擇修讀前途較穩定的學科,妹妹未來升讀大學選科時便可以跟隨自己的興趣,沒有那麼大負擔,所以我選擇修讀牙科。

牙科生重視傳承 盼未來回饋社會

投入大學生活的Marco亦不忘利用個人的專業知識,課餘時積極參與義工服務,服務社區。談及當中最難忘的經歷,Marco憶述一次參與香港預防齒科學會學生委員會在深水埗舉辦的外展活動:

我負責教授當區長者口腔護理的知識,起初以為過程很簡單,只是教導他們刷牙的正確方式,以及使用牙縫刷的技巧,但發現原來不少長者是第一次接觸這些知識。

回想起自牙醫學院迎新營所強調的傳承精神,Marco眼中充滿熱忱:「牙科生十分看重社會責任。我希望在求學這數年能應用自己的臨床技巧和經驗,在社區普及化口腔護理知識;未來畢業後成為牙醫,我亦會仿效大學的師兄,周末為社區有需要人士進行義診。」

點擊圖片放大
+3
+2

讀書及「上莊」 時間管理成最大挑戰

Marco加入了香港預防齒科學會學生委員會、香港大學世界大學服務社,以及牙醫學會出版委員會,成為學生幹事。 

除了服務社區外,現時大學二年級的Marco亦一邊應付豐富且緊湊的牙科課程,一邊參加課外活動,成為了三個學會的幹事。他坦言,時間管理是他遇到的最大挑戰,

我在過去高中三年只專注讀書,因此期望升上大學後可挑戰自我,有所突破;未來的課業及實習生活只會愈來愈繁重,現時『上三支莊』對我來說是踏出舒適圈,嘗試新領域,否則不會知道自己的極限所在。

善用領展獎學金 減輕家人負擔

獲得領展兩萬港元獎學金,Marco又是怎樣使用呢?「眼見妹妹因成績不理想而難過,我想她讀書輕鬆點,獲得更多應試技巧,因此獎學金用作支付她的補習費用。」

領展大學生獎學金旨在向家庭三代中首代入讀本地大學、表現出色的香港學生提供不設入息審查的獎學金,減低他們接受大學教育時的經濟負擔。2024/25年度獎學金現正接受12間本地大學的學生申請,包括八間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大學,以及四間自資大學,當中包括今年新升格成為自資大學的聖方濟各大學。

Marco亦藉機鼓勵更多同齡人大膽嘗試申請,「不嘗試又如何得知自己會否成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抱着勇敢一試,無懼挑戰的心態申請獎學金;面試亦是一次寶貴的經驗,能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同學一同交流,我十分享受。」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 【家事百科全書】

文章獲823頻道授權轉載